A.酶在完成催化作用后立即失活 B.低溫是通過破壞酶的空間結構而使其活性下降 C.利用淀粉和淀粉酶驗證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,檢驗時用碘液比斐林試劑更合理 D.酶為反應過程供能從而降低反應活化能
A.生物膜上可合成ATP B.性激素的合成與生物膜有關 C.生物膜上可發(fā)生信號轉換 D.流動鑲嵌模型屬于概念模型
A.乙烯能使青色的香蕉快速轉變成黃色香蕉 B.光照、溫度等環(huán)境因子可以影響植物激素的合成 C.赤霉素和生長素都能促進細胞伸長,高濃度都會導致“惡苗病” D.用脫落酸處理植物種子,可延長其休眠時間
(1)直觀性原則;(2)啟發(fā)性原則;(3)實踐性原則;(4)理論聯系實際原則;(5)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(tǒng)一的原則。
A.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存在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B.不同的體細胞中表達的基因完全不同 C.細胞衰老時,染色質收縮影響基因的表達 D.細胞癌變的實質,就是相關基因表達的過程
A.實驗目的為研究遺傳物質是DNA還是蛋白質 B.保溫時間過長會使35P標記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C.攪拌不充分會使35S標記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 D.實驗所獲得的子代噬菌體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
A.科學的價值 B.科學的態(tài)度 C.科學的世界觀 D.科學的精神